浅谈环境温湿度对馆藏文物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发表时间:2018-11-16 16:09 博物馆保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因素很多,其中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文物的两个基本因素。稳定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是降低文物劣化风险、延长文物储藏寿命的重要条件之一。任何材质的文物都有它最适宜储存的温湿度范围,如果储存环境温湿度超出这个范围,文物就容易受到破坏作用。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,温度没升高10℃,化学反应的速度就会增加1-3倍。同时,高温环境也会加速霉菌的滋生、昆虫生产和繁殖,间接引起文物的损坏。与温度相比,相对湿度对文物材料的影响更大。湿度对文物产生的作用包含物理变化、化学反应和生物破坏。纸质文物、纺织品、漆木器等有机质文物适宜储存的相对湿度是50%-60%RH,因其材质中或多或少保留着一定的水分,当储存环境湿度过低时,这类文物就会发生收缩、翘曲、开裂等损坏,反之则会导致膨胀。铁器、青铜器等金属类文物适宜储存的相对湿度是<40%RH,因为水作为电解质,是引起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的一个重要元素。高湿还会加速空气中有害气体、灰尘对有机质文物强度的破坏,昆虫、微生物在高湿环境下也更容易生长和繁殖。由此可知,不适宜的储存环境不仅会对文物的外观和形状产生直接影响,还会加剧虫、霉、灰尘等因素对文物起破坏作用。 因此,博物馆内文物保存环境保持稳定适宜的温湿度是非常重要的,经文博工作者长期观察测试,目前公认博物馆馆内环境适宜温湿度范围为:温度14-25℃,昼夜差值不高于2-5℃,相对湿度45%-65%RH,昼夜差值不高于5%。不同材质的文物对储存环境温湿度范围要求不同,因此各个储存柜内的温湿度控制范围要视文物材质种类进行调控。 文物恒温恒湿柜 文物保存环境的温湿度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,一是适宜范围,即不能改过高,也不能过低;二是稳定,温湿度调控设备运行工作时要尽可能保持稳定。深圳华宇现代科技专业从事温湿度环境储存设备,生产的文物恒温恒湿柜可精准调控柜内温度湿度,将柜内环境控制在文物藏品的适宜存储温湿度范围内,提高文物储存质量,延长藏品储存寿命,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。(http://www.hylay.com/) |